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提案建议】国家逢低收储铜及碲、铋、铼的建议

2015-03-06 14:13:53.0 来源:总编室板块

铜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在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电力电气、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国防军工、机械制造和建筑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碲、铋、铼等稀散金属随着航空航天、太阳能等产业的发展,未来需求将不断增加。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应研究建立矿产地和实物相结合、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有色金属战略储备体系。 

当前上述金属正处于价格的底部区域,从国家战略需求及降低收储成本等角度考虑,建议自2015年始逢低对上述金属收储。 

一、建议收储铜的理由 

1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对铜的需求仍将继续增加 

铜是中国严重短缺的重要战略资源,2014中国铜的自给率仅为17%,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未来,在中国和印度的铜需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以及新丝绸之路各国“一路一带”等战略实施的带动下,各国对于铜的需求将继续平稳增长。收储铜,将成为多国的共同选择。事实上,韩国《中央日报》32最新消息,韩国调配厅今年计划购买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45亿)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原材料,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铜,达到44.4% 

    2、未来三年铜供应将出现过剩峰值,其后转入供应短缺 

过去十年,全球铜消费快速增长,刺激了2006年以来全球铜矿的新改扩建热潮。全球铜精矿从2013年起开始过剩。全球各大研究机构和投行普遍预计,2015~2017年,矿山新增产能加速集中释放,而全球经济仍维持低速缓增态势,中国适逢三期叠加的艰难转型时期,铜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全球铜精矿供应会出现过剩峰值。 

2018年以后,随着铜矿品位的持续下降和老矿山寿命周期的结束,全球铜矿供应将转入持续下降周期。多家机构认为,2018年以后,铜将再度成为短缺商品,且缺口会逐步放大。 

     3、供过于求带来价格低谷,但80%成本线将是底部坚强支撑 

全球精铜的供大于求,使铜价承压。2014年,LME铜价全年跌幅14.78%2015年至今,伦铜仍在继续下跌,1月曾跌至5339.5美元/吨的5年半低位,超过2014年全年跌幅。今年一月,彭博社收集的全球30家机构分析师对未来4年的铜价预测显示,30家机构总体上看低2015年的铜价,将触及价格底部。 

经过连续4年的价格下跌,2014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及矿山利润率仅为1.83%8.5%2015年一月的低位,已跌破全球259家规模以上矿山中65座高成本铜矿的现金成本,更跌穿了国内大部分铜矿的成本线。 

伍德.麦肯锡2014年一季度的全球矿产铜成本数据显示,全球259座中大型铜矿的精铜平均现金成本是3803美元,而按照倒排序法,其中第80%位矿铜产能的现金成本线是4699美元。这意味着,当铜价跌破80%现金成本线,占全球铜矿产能的20%的高成本矿山将不得不关闭。2008年铜价大跌时,最低正是跌到了80%的成本线2825美元。所以,即便全球金融危机再度爆发,这一成本线也将是重要支撑。不过,大多数机构也认为2015年铜价触底后将逐步反弹,远期看涨。 

综上所述,收储铜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建议碲、铋、铼等稀散金属的理由 

1、未来需求广泛,前景看好 

碲、铋、铼等稀散金属密度高,稳定性好,是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长期来看,具备极大的收储价值。 

其中,碲是地壳中最少的半导体元素,80%用于冶金工业。世界碲产量约400-600/年,我国的产能仅为60-70/年左右,年消费约80-100吨,不足部分依赖进口。未来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期中,碲作为制作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 

铋是全球公认的非常安全的无毒绿色金属,广泛应用于医药、半导体、超导体、电子陶瓷等领域,在许多领域有望替代铅,如韩国已生产铋替代铅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国铋储量约为24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5%,年产量超过12,000吨,接近全球总产量的80%。由于受资源和环保因素的影响,全球铋产量逐年下降,美国自1997年以来,停止铋生产。由于铋的绿色特性,未来需求潜力将爆发增长。 

铼是真正的稀有元素,全球约80%的铼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也可用于火箭、导弹的高温涂层,宇宙飞船用的仪器和高温部件也需要用到铼。世界探明的铼矿物储量只有7300-10300吨,我国铼的保有储量仅237吨;而铼金属产量更少,全球铼产量仅为25-30吨,国内为3-5吨。由于铼的存在分散,价格昂贵,实际应用尚待开发。业内人士估计,由于航空业的发展,从2016年起我国对铼的进口需求将达到每年4.5吨到5吨。 

2、价格大幅下跌,进入较好收储成本区间 

我国并未掌握碲、铋、铼等稀散金属定价权,即使是铋的主要生产国,也依旧存在这个问题。近几年来,碲、铋、铼价格大幅下跌。碲目前价格55万元/吨,是最高价的18%;铋约10万元/吨左右,价格仅为最高价时的1/3不到;生产金属铼的原料铼酸铵价格为近十年来最低,目前成交价国内7000/公斤9000/公斤,国外5000/公斤7000/公斤,且国内处于滞销状态,库存积压严重。 

作为国内最大的生产上述金属的企业之一,江铜集团的碲、铋、铼等稀散金属主要销往国外。结合商品未来应用前景和当前的价格区间考虑,我们认为,与其以如此低廉的价格销往国外,不如由国家在价格低谷期收储,待上述金属价值的进一步挖掘提升。 

三、收储建议 

1、从国内大型冶炼厂收储 

今年是中国铜冶炼产能投产的高峰,铜消费增速放缓导致国内精铜呈现过剩态势,铜库存持续上升。碲、铋、铼作为铜精矿的伴生资源,也将随着铜产量的增加有所提升。因此,建议国家直接从国内冶炼厂收储精铜和碲、铋、铼不论是铜,还是稀散金属,充足的库存都可避免出现因收储而导致的商品短缺情况出现。以铜为例,截止2月底,上海期货交易所加上海保税区两个库存合计约为78.5万吨。 

2、国内铜企要积极应对 

    铜价大跌,建议国内矿山停产惜售,并抓住机会,逢低加大采购国外优质铜精矿、粗杂铜和阳极铜的力度,增加对铜原料的商业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