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大账”算出的乘数效益
2023年5月,德兴铜矿与江西铜业民爆矿服有限公司签署“爆破服务一体化”单耗承包协议,以“吨矿单价+炸药单耗”的创新模式,探索矿山爆破服务全流程整合。
截至2024年底,这一模式不仅直接节省生产成本300余万元,更推动爆破质量、设备效率、采选流程的系统性优化,为矿山爆破服务转型提供了示范。
“全链一体”的核心机制
传统模式下,爆破作业常面临与计划脱节、责任分散等问题。德兴铜矿通过“爆破服务一体化”模式,将爆破作业的计划、生产、执行与成本控制整合为统一链条。
以计划促动态联动。民爆公司管理人员参与德铜采矿场月度生产计划会,及时掌握生产作业计划做到提前备量,遭遇生产计划调整等突发情况时能迅速高效调整爆破作业计划,保证了采矿作业连续性。
以资源行精准配置。爆破技术人员与炸药生产线“双充足”,爆破作业响应及时,爆破所需炸药生产步伐跟上。尤其在矿山开采难度逐渐增强的大背景下,能够显著降低生产延误风险。
以成本做科学管控。2024年5月至12月的承包单价较上期降低0.02元/吨,节省费用约146万元。同时,最低炸药单耗从2250公斤/万吨调整为2310公斤/万吨。既通过单价压缩直接降低成本,又通过单耗调整倒逼作业效率提升,实现“成本-质量”的有效平衡。
爆破升级的“乘数效益”
“爆破服务一体化”模式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成本节约上,实施一年后,“以爆代破”理念得到落实,“乘数效益”逐渐显现。
关键质量考核指标的提升直接反映在爆破效果上。采矿大块率从0.325%降至0.307%,难爆区大块率从0.638%降至0.594%。
大块率的降低减少了二次破碎成本,同时改善了矿石块度均匀性,为后续选矿工序的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爆破效果改善,减小了设备损害,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提升了采选综合效益。”德铜采矿场副场长王华介绍道,2024年,电铲台效从2500吨/台时提升至2542吨/台时,旋回台效从2155吨/台时跃升至2278吨/台时,富破台效更是首次突破3000吨/台时。
“以爆代破”使得爆破作业不再局限于单一环节,而是与采、选工艺形成联动。“爆破不仅是炸开岩石,更是为后续工序‘铺路’。”德铜供销部负责人潘开瑜说,“一体化模式让我们看到,矿山管理必须跳出‘单点优化’的思维,用系统视角重构价值链。”
从线性思维到系统重构
“爆破服务一体化”单耗承包模式不仅是一种成本控制工具,更是一种具有管理哲学的实践。
合同通过设定炸药单耗阈值和质量考核指标,将管理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参数。爆破质量协议中关键指标的动态调整,要求民爆公司持续优化爆破参数设计,“目标-执行-反馈”的闭环机制,有效推动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
“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体化’思维。”通过利益绑定和技术协同,将双方从“甲乙方”转变为“命运共同体”,激发无限的创新动力。
德铜供销部负责人潘开瑜坦言:“爆破服务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很难准确计算,但其长远性显而易见。”这一模式的成功,源于对“系统循环”的深刻认知——单耗承包通过改变行为模式,如更注重爆破质量而非单纯降低成本,形成“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正向循环。
“爆破服务一体化”不只算“小账”更在看“大账”。其中每一个环节的推动者都需摒弃“唯成本论”的短视思维,转而关注结构优化后带来的长期收益。
单耗承包的“算法”,本质是平衡“树木”与“森林”的智慧。它既需要关注吨矿单价、炸药单耗等具体参数,更需要看到爆破质量改善、设备效率提升和采选系统协同带来的全局价值。
当管理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从“短期账本”转向“生态共赢”,通过结构优化释放系统性价值,便能解锁传统模式难以企及的效益空间。(汪勤晴 谢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