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安全护航·绿色未来 | 铜心铸安全 线缆系万家

2025-07-10 18:43:01.0 来源:总编室板块

从巡逻员手中的手电筒,到操作工拧紧的每颗螺丝,再到精准的“无应急演练,这些散落在厂区各个角落的安全印记,共同诠释着江西电缆“以铜心铸安全”的发展密码。 

深夜围墙下的手电筒光 

 

深夜的厂区显得格外寂静,生产制造部党支部副书记黄帮江正带领一支小分队开展夜间安全巡逻,他手中的电筒光束不时在夜色中划出稳定的弧线。 

当光束扫过裸线车间东侧排水沟时,排水内沟淤积的雨水让他停下脚步——那是厂区的一条主排水沟,沟内落叶等杂物基本已将排水沟完全堵塞。 

“不好!暴雨就要来了,必须马上疏通!”他当即向值班领导汇报此事……五分钟后,值班领导和应急小分队已带着抽水泵、铁锹赶到现场。大家有条不紊地抽出淤积的雨水,将排水沟内的堵塞物清理干净。 

“安全隐患无小事,尤其是汛期,我们除了加大白天的巡检力度,特别增加夜间巡查频次。”黄帮江一边整理工具一边说,袖口的反光条在路灯下格外醒目。 

“无脚本”演练的肌肉记忆 

“报告!辐照室剂量监测仪报警!”对讲机里的紧急呼叫打破了午后的平静,正在巡检的赵世萱扔下测温仪就往主控室跑。到达现场时,模拟被困的操作员已按预案躲到屏蔽墙后。赵世萱的第一反应不是冲进去,而是抓起墙上的剂量率仪——这是上次辐射事故应急无脚本演练时刚纠正过的误区。 

“通风系统正常,屏蔽门密封完好。”他一边报数据一边示意救援组穿戴好防护服。三分钟后,“受伤”人员被用防辐射担架抬出,整个过程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偏差率不足5%。 

“上次演练后更新的‘三步处置法’真管用。”摘下防护面罩时,赵世萱的额角已渗出汗珠,胸前的“青年安全监督岗”徽章却依然端正。 

在江西电缆,这样的实战演练已成为安全文化的生动写照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无脚本演练20余次,参与员工达1000多人次。 

一颗螺丝钉的故事 

 

成缆车间56盘框绞机前,员工老李的耳朵突然捕捉到一丝异样的声响。那是金属摩擦的尖锐杂音,夹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像乐谱中一个走调的音符,高速旋转的轴体正发出规律的“咯噔”声。凭着多年的经验,他立刻按下急停按钮,此时固定轴承的螺丝已松动到只剩半圈螺纹咬合。 

老李立即向车间领导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联系维修人员“轴承润滑不足,长时间振动把螺丝震松了。”维修组赶来时,发现轴承座已有轻微位移,再运转半小时就可能导致轴体断裂,甚至引发螺丝松动飞出伤人的事故隐患。 

三天后,老李在班前会上展示那颗变形的螺丝时,仍心有余悸。事后他总结的“听异响、测温度、查紧固”的三步检查法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如今,车间所有高速旋转设备都加装了防松脱防护罩,每个机台都配备了扭矩扳手,巡检要校准每颗螺丝的力矩,特别是对于传动轴等高速旋转部件,要定期紧固和更换。 

当一根根线缆成品被缓缓吊装上车时,每一米线缆都承载着这样的安全承诺:以铜心铸安全,用线缆系万家。这不仅是生产线上的质量追求,更是刻在江西电缆每个员工心底的信仰。(李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