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系统研究,“城门山铜矿选矿药剂优化试验研究”项目近日取得重要突破,正式进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阶段。该项目由城门山铜矿与江铜研究院联合攻关,通过创新药剂配比方案,显著提升了铜、硫等有价矿物的回收率。
城门山铜矿采区矿石组成复杂,主要含铜矿物包括黄铜矿、黝铜矿和硫砷铜矿,硫矿物以黄铁矿为主,伴生钼矿物则为2H型辉钼矿。矿石中铜、硫、钼的品位分别为0.63%、10.10%和0.014%,且矿物赋存状态多样,既有不规则粒状分布,又有半自形片状、鳞片状等形态,这给选矿工艺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矿性,怎样才能在现有基础上高效回收矿物资源?城铜与江铜研究院在共同开展选矿药剂优化试验研究时,先后完成了原矿工艺矿物学分析、高碱度条件下选铜药剂制度优化、选硫药剂制度优化、伴生钼矿浮选工艺和药剂制度考察、低碱度药剂探索优化试验研究以及工业试验研究,通过药剂优化试验,确定了新药剂方案,最终在工业上完成了对技术方案可行性考察,从而为推动试验指标满足技术目标要求奠定了坚实科研基础。
通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验证,最终确立了三项关键技术创新:一是发现可运用EP+MA-3选铜捕收剂替换原捕收剂MOS-2:MA-1,捕收剂配置比例为1:1;二是发现可运用硫酸铵替代硫酸,对高碱抑制的黄铁矿进行活化;三是发现可采用戊基黄药替代丁基黄药,改善流程对矿物的回收效果。工业试验数据显示,使用新药剂后,铜回收率提升幅度达0.5个百分点,硫回收率提升幅度达1.43个百分点。
当前,城铜正加快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致力于把该项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进一步推动各项选矿技经指标有新提升、新突破。(刘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