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起时,有人走向山川湖海,有人转身走入设备轰鸣声里。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坚守书写担当——让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未曾停歇的"微光",记录下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坚守故事。
01
王文贵,永铜选矿厂综合技术组机械技术员。从一名普通钳工干起,他脚踏实地、埋头苦练,一步一个脚印干到技师,2004年7月凭着过硬的技术走进厂机动组,负责全厂大小机械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
5月5日,该厂正在大修的1#球磨机按计划要进行大齿圈翻面、小齿轮轴和轴瓦更换等项目。为充分抓住此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在解体的设备面前,王文贵耐心地一遍遍向近年来新分的大学生技术员们讲解设备构造、原理和注意事项,并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的相关重要数据。即将退休的王文贵深感时间的宝贵,他总是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向虚心学习的年轻人传授自己一辈子在生产一线打滚积累的经验技术,为矿山技术人才接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02
五一的清晨,键盘敲击声在贵冶新材料车间办公室里清脆地回荡,显示屏上的冷光映在技术主管钟志燕的脸上,她的指尖飞快地掠过表格,核对着一组组数据——产品回收率、元素含量、能耗指标……
新材料车间的月度生产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过来,她需要确保从原材料的投入量到产品的产出率,每一批数据都准确无误,一个参数异常就可能就意味着工艺波动。窗外,厂区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而技术室的电脑屏幕前,数据正编织成另一张无形的网。这里没有钢花飞溅的壮丽,但精准的核算与预判,同样是生产的命脉。
五一假期,许多人享受闲暇,但对她而言,让每一份数据精准可靠,就是她对生产最坚实的守护。
03
汪宇翔,现任铅锌公司动力中心工序副班长,压缩机操作工。主要负责动力分厂压缩风、余热发电等工作。
“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弦。”当朋友圈刷屏着出游美景时,汪宇翔手机里存满的是设备运行曲线图;当城市点亮节日灯火时,他眼中最关注的是仪表盘跳动的绿色数据。作为动力系统的守夜人,他深知每一次精准调试都关联着产品的顺利生产,每处隐患的排除都在为安全运行添砖加瓦。
04
为保障五一期间闪速炉工序的安全稳定运行,贵冶计控车间仪表维护一组点检人员奔赴两座闪速炉生产现场的每个角落,一丝不苟地检查仪控设备运行情况和数据状态。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用专注与坚守诠释着责任的分量。劳动的光荣,蕴藏在他们平凡岗位的每一个细节中。
05
石常青,现任铅锌公司检化部检测一工段四班质量监督员。主要负责班组结果的报出和精矿中银的测定,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要求,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样品的测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工艺改进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样品结算提供数据支撑。
五一假期,石常青坚守化验岗位,与原子吸收光谱仪为伴。校准光源、调试波长,在跃动的光谱曲线中捕捉样品密码。当仪器嗡鸣与节日礼花共鸣,她以数据为笔,书写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
06
朱造林,现任金德铅业精炼车间技术综合组副组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
当五一假期来临,有人背着行囊,踏上寻觅诗与远方,也有一群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选择用汗水浇灌职责,用坚守诠释奉献,在节日里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劳动画卷。
“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节,但看到电解析出铅顺利产出,铅锭整齐地码成垛,一切都值得。” 朱造林言语中透着欣慰与坚定。他的家在鄱阳,这个五一,他毅然选择留守岗位,放弃了与家人相聚的机会。假期里,他每日穿梭在电铅铸锭区域,对自动打包机、机械人手臂等自动化设备进行细致入微的巡检。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迅速排查问题、解决故障,以实际行动为生产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