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起时,有人走向山川湖海,有人转身走入设备轰鸣声里。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以坚守书写担当——让我们将镜头对准那些未曾停歇的"微光",记录下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坚守故事。
01
在江铜银珠山矿业,有这样一位00后青年——张宝文,她是井上提升机操作员,也是新时代矿山行业青春力量的代表。从校园的机电一体化课堂走进矿山,张宝文用278天完成了从行业 “小白” 到独当一面的蜕变。
她的工作看似是与按钮、手柄打交道,实则肩负重任。矿山提升系统中,罐笼载人、箕斗运矿,每一次操作都关乎井下人员生命与矿山生产安全。哪怕是0.01%的误差,都可能被垂直放大800米酿成大祸。她需要时刻保持高度专注,精准控制提升机运行,处理各类突发故障。
五一节假日,当许多人享受假期时,张宝文依旧坚守岗位。她说:“虽然不能在假期与家人、朋友相聚,但我的坚守能保障矿山的安全运转,这很值得。新时代矿山青年的担当,就是把平凡的岗位做到极致,我愿做那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青春守护矿山,让这抹坚守的色彩在岗位上绚丽绽放。”
02
在德铜检化中心化验室,多元素组组长陈望正专注地盯着光谱仪显示屏,她手中的矿石样品即将揭晓钼、金、银含量的精确数据。这个“五一”,是她坚守化验岗位的第14个年头。
“数据偏差0.1%,生产就可能偏离10%。”陈望常说。作为技术骨干,她带领团队创新检测方法,将化验效率提升30%,保持着14年“零差错”的纪录。显微镜下的每个样本,光谱仪上的每个峰值,都经过她严格把关。
“化验数据是生产的‘眼睛’,容不得半点马虎。”假期里,陈望依然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个数据。虽然不能陪伴家人,但想到自己的数据正指引着万吨矿石的精准加工,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满足与自豪。
03
五一假期期间,刚入职的物流员工聂宇主动申请加班,参与渣包车大修。大修现场,发动机零件散落一地,小聂虽略显紧张,却干劲十足。
已经参与多次渣包车大修多次的“老师傅”张凯和程泽泽负责拆卸,小聂就在一旁认真记录、递工具。当发现发动机活塞磨损严重时,师傅讲解故障原因,小聂边听边思索,很快在零件库找到适配活塞。安装过程中,小聂紧跟师傅,仔细核对每个安装步骤,反复检查螺栓拧紧力矩。经过一天的奋战,渣包车发动机终于大修结束,聂宇也展开了笑容。
04
雷春光在武铜选矿车间浮选操作岗位十余年。他从学徒到师傅,从门外汉到熟练掌握了选铜、选硫操作各项技能的高手,在成千上万次精心操作中收获了“选矿工匠”称号。
十余年来,他以浮选槽为中心不停的往返,取样品、测浓度、看泡沫、调流量,反复对比指标变化,分析指标波动原因,微调关键控制环节,尽全力保证选矿指标达到最佳。武铜选矿指标屡创新高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相对于选铜操作而言,选硫工艺更加智能化,与即将投产的三期浮选操作更为接近。为此,雷春光在做好选铜操作的同时,不断学习选硫操作技能。如今,他对传统操作和智能操作都得心应手,对于能够尽快适应三期的生产工艺他自信满满。
“五一假期坚守岗位对于矿山员工来说是常态,是必须坚守的使命。假期,大家的思想难免波动,为此,对于重复性的工作,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精细再精细。”节假日里,雷春光更是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浮选槽旁取样、检测、调试……
05
侯泽平,江铜建设矿山分公司技术员,2024年毕业于南昌工学院。“五一”假期,他都在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新建废石破碎-胶带输送系统施工现场度过。
作为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新建废石破碎-胶带输送系统设备安装的联络人,侯泽平每天都早早来到施工现场,对每天工作任务进行布置,交待安装注意事项,同时,穿梭于施工现场,对设备安装环节、安全监督、质量把关进行精细化控制。作为集团公司的重点工程,工程的完工,将改变富家坞采区单一电动轮运输的历史,大幅降低矿山作业成本,推进安全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这个系统设备安装就像项目的“生命线”,每一道工序都关系着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做到“零误差”把控。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安装人员对每个接口螺丝、每条线路走向都反复校准,确保安装工作与项目整体进度同频共振,为项目如期交付筑牢根基。
06
2022年,从中南大学毕业的王艳宏来到德铜大山厂,从一名浮选工成长为磨浮工段代理副班长。两年间,他参与“铜硫分选工艺优化”等技术攻关,成为班组里的“技术新锐”。
“五一”期间,浮选厂房机器轰鸣。王艳宏手持电筒,弯腰观察160m³浮选机的泡沫层厚度,精准调整阀门,动作沉稳。半年前,他第一次独立处理泵池液位异常时,“加药的手都在抖”;如今,他像“老中医”般熟练调控药剂用量,保障9万吨浮选量的稳定运行。
“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这是师傅的叮嘱,也是他的工作信条。面对假期值守,他笑着说:“选矿工艺就像夜跑,耐得住重复,才能突破瓶颈。”
笔记本上写着他的目标——“让每吨矿石物尽其用”。这个“五一”,他和同事们用沾满矿浆的手套,诠释着矿山新一代的坚守与担当。